节气说廉|小雪:着眼未来,培养达观心态

作者:刘淑婷 时间:2020-11-24 点击数: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11月22日4时40分,小雪节气来临。《群芳谱》中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节气过后,天气逐渐转冷,雨滴凝成雪花,但由于地温尚高,降下的雪花在地面不会停留,加上降雪的幅度较小,所以被称为“小雪”。

古人将小雪节气分为三候:“一候为虹藏不见,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赏雪品诗

白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小雪前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今冬首场降雪。雪花是冬天的名片,是上天赐给大地最奇妙的景观。雪落之后,大地呈现出洁白纯净、壮阔寂寥之景,雪的意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不同情境之中,姿态各异、情感万千。落雪时分,值得我们倒一杯清茶,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细细品读古人对雪的缱绻与眷恋。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赏析:每逢下雪,常常使人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进入冬季,农事渐止,邀三五好友一起把酒言欢,便是对一年辛苦的最好嘉奖。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赏析:二十四节气基本上是以黄河流域的物候来推定的,对于其他地方不适合,往北走,早已是“北风卷地百草折”,往南走,气温仍高,“刺梧犹绿槿花然”,可见我国地域之广博、物候之复杂。

小雪后书事

(唐·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稚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赏析: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在新旧之年的交接点,党员干部应调整好心态,以坚定、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新挑战。

小雪民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小雪节气,黄河流域进入封冻时节,南方地区北部已呈初冬景象,腌腊肉、存粮食、做糌粑,人们开始着手准备过冬,由此衍生出小雪节气特有的民俗。

1.腌腊肉

在民间,亦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因此在小雪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腌腊肉的习俗。腌制好的腊肉,可以放几个月,这样整个冬天都不愁没肉吃了。在过年的时候,腊肉还可以当年货送人,或者作为年夜饭的配菜。

2.腌寒菜

名间有句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去受条件所限,冬天新鲜蔬菜很少,价格也贵,因此大家习惯于在小雪前后腌菜,冬天就靠着这些腌制食品下饭。

3.小雪酒

酿酒多在冬季,在小雪后酿酒,都称为小雪酒,该酒储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这是因为小雪时,水极其清澈,足以与雪水相媲美。

4.品尝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5.储存粮食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雪时节的种种风俗,体现出劳动人民未雨绸缪的智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事先做好充足准备,正确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培养全局性眼光和准确的预见性,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和隐患,才能保障各项工作干出实效。

养生话廉

寒冷的冬季,人们喜食温热的食物以抵御严寒。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爱吃羊肉,南方冬季爱吃甲鱼,都属于温补的食物。但是并不是热性的食物都适合在小雪季节食用,燥热的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甚至产生热性的疾病。

冬季进补应当是温补+清补,除了适当增加一些肉类摄入量,还应多吃白菜、豆腐、菠菜、白萝卜等,这些“清淡”的食物都能清火消食,益气补精,养阳扶正效果甚佳。党员干部当守住这一个“清”字,戒除贪欲,清净淡泊,方能正气充盈、邪风不侵。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小雪节气要为第二年春天做好养精蓄锐工作,应做到早睡早起,外出时穿戴好帽子、围巾,以保护阳气,衣服酌情增减并注意脚部保暖。受天气影响,此时人们心情容易低落,但雪后有晴天,来年即丰年,党员干部应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绪,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以廉洁奉献的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迎接新的挑战,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ICP备案号:豫ICP备170406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