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

精密测量(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时间:2024-06-28点击数: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专业代码:0134

二、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

基本学制:四年制

办学层次:高级工

三、培养目标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企业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使用三维扫描仪、三坐标测量仪、三维建模软件、增材制造设备等完成产品数据采集与整理、产品三维数字建模设计、逆向建模、产品打样、模型后处理、产品质量检测、协同制造等工作任务,适应生产一线工业产品设计、材料成型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等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有良好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达到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技能人才。

四、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1)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专业知识

(1)掌握机械制图、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计算机辅助绘图(CAD类软件运用)的知识,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熟悉典型CAD/CAM软件的特点;

(2)初步掌握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3)初步掌握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4)具有较扎实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5)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知识,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

(6)熟悉典型数字化制造设备以及工艺装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使用维护和调整方法;

(8)掌握精密量仪的结构原理、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机械加工的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

(9)掌握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知道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知道技术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10)掌握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结构

1.通用能力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2.专业能力

(1)能运用用机械制图的知识,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样、简单装配图样,具备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

(2)能运用机械制造的工艺知识,完成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的识读、编制,具备组织、生产机械产品的初步能力;

(3)掌握1—2种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如车床、铣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4)能运用手工编程和CAD/CAM自动编程的基本知识,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完成数控零件加工和检测,能完成中等复杂产品的协同制造;

(5)能根据电路原理图选择相应的电子元件,正确操作焊接设备,完成元器件电路焊接;

(6)具有典型快速成型设备(如3D打印机)的使用、装调的基本能力;

(7)能运用工业产品设计基本知识和创新原理知识,完成典型产品的外观造型,用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复杂的三维模型,完成切片参数设置,编制打印程序;

(8)能使用三维扫描设备采集、处理数据,进行逆向造型和创新设计;

(9)能利用测量工具对产品进行测绘,完成数字化建模的能力;

(10)具有三坐标测量与数据处理能力;

(11)具有机械结构设计能力及手绘表现能力;

(12)具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和创新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

(三)素质结构

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安全和环保意识,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好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等工作;

2.以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同事共同完成数字建模、后处理、零部件制作;

3.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并认真记录数据;

4.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独立协调工序之间、工种之间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以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完成制造工艺改进、设备改装;

6.以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定的管理和培训的工作。

五、职业(岗位)面向与职业资格

(一)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面向企业生产一线数字化产品设计、逆向工程、产品数字模型展示、产品打样、模型后处理、协同制造、质量检验员、绘图员等技术工作;

2.其他就业岗位:从事生产一线增材制造设备操作、生产现场技术服务及设备装调维修、营销服务等工作;

3.未来发展岗位:经过生产实践锻练和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

(二)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

1.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职业技能等级三级);

2.其他资格证书:铣工(加工中心)中级(职业技能等级四级)、数控车工中级(职业技能等级四级),PCDMIS三坐标操作员。

六、课程体系结构

(一)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

思想政治

依据德育等公共课课程标准执行

90

2

语文

72

3

历史

54

4

数学

72

5

专业数学

36

6

计算机应用

36

7

体育与健康

108




(二)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1

机械制图

依据《技工院校机械类通用专业课教学大纲》执行

108

2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72

3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72

4

机械基础

72

5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2

6

电工电子技术

2

7

工程力学

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静力学平衡问题,材料力学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与弯曲,

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掌握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的能力。

72

8

液压与气动技术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工作原理,液压原件、基本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安装方法,典型液压设备的维护,维护与调试。气动元件,气动控制回路的安装与设计。

了解液压与启动技术的工作原理,液压原件、基本控制回路的设计与安装方法,能够操纵液压与电气控制设备的维修与维护。

72

9

数控加工工艺学

绪论、数控机床怪鼠、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车工加工工艺、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电加工工艺、特种加工工艺。

了解数控机床的发展,掌握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能够编制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72

10

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基础知识、工件的定位、工件的夹紧、夹具图的绘制、典型夹具设计。

掌握机床夹具基本知识,初步具备选用和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72

11

金属切削原理与道具

工业设计原则与原理;工业设计要素;工业设计程序;工业设计师的各类与职责;工业设计评价;工业设计管理工业产品。

使学生正确全面了解设计的概念、特征、学科范围、发展历史,了解设计的基本工作过程和思维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观念,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指导作用。 

72

12

计算机绘图

AUTICAD

CAD软件应用;

平面图形绘制;

零件图绘制与标注;

轴测图画法;

图形输出与打印。

掌握AutoCAD基本知识及图形绘制方法,具备二维图形的绘图能力。

72

13

机床电气控制

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常用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掌握床用机床电气的控制原理及就电路分析方法。

72

(二)一体化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1

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

二维草图,实体建模,曲面建模,三维综合实训,

掌握三维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方法,对产品进行结构设计。

270

2

工业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

产品模型的设计方法、模型材料的选择、3D打印机的使用,模型处理方法

掌握模型设计和做作的方法,掌握FDM,SLA等3D打印机的使用方法

270

3

零件测绘与制作

常用量具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典型零件的检测方法,生成零件图,模型的3D打印方法。

掌握常用量具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几何量的测量方法,正确绘制零件图。

270

4

零件质量检测

精密量具(量仪)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复杂零件的检测方法,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掌握几何量公差、标准化及计量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精密量具的结构原理,使用常规量具、及精密量具检测零件,能够生成零件检测报告。

270

5

机械产品逆向设计与实训

光学扫描仪、影像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Geomagic Design X实战。

掌握三维扫描仪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逆向软件进行逆向建模和设计。

270

6

综合实训

典型机械CAD产品的创意设计、造型、应用

掌握三维造型建模基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创造性地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设计目标。

120

7

数控机床编程与仿真实训(选修)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的编程、数控仿真加工。

掌握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编程知识与操作技能,达到控加工中级工操作水平。

180

8

零件手工制作(选修)

钳工基本知识和常用设备、划线、锉削、锯削、錾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基本技能。

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90






七、教学保障条件

(一)师资条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师资配备应按照专业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组建,教师团队应具备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具有一体化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能力。中级工的教学阶段,三级以上一体化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高级工的教学阶段,二级以上一体化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应科学合理。

(二)场地条件

1.校内实训场地

校内实训场地应按照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进行配置。专业实训室建设成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生产基地。

序号

实习场所名称

主要设备配置

主要实训项目

1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

钳台、钻床、砂轮机,普通车床,万能升降台铣床、平面磨床、外圆磨床等

钳工实训、车工实训、铣工实训、磨工实训

2

智能制造技术实训中心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的操作、典型(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结构、夹具选择、加工工艺线路分析等。

3

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实训室

计算机基本硬件配置应有4G内存以上,2G独立显卡以上,4.0Hz主频以上。安装AutoCAD、中望、inventor、UG等CAD/CAM类软件

Auto-CAD、中望CAD等二维图形的绘制,三维CAD软件包括inventor、UG等软件的运用,零件的建模、装配、模具设计、生成三视图、完成自动编程生成加工程序。

4

精密测量实训室

光学测量仪器、三坐标测量仪、电脑、投影

模具零件精度的三坐标测量、产品的数据点云采集

5

3D打印实训室

快速成型机、3D打印机、电脑、投影

产品设计、快速成型操作实训

6

机械产品逆向设计实训室

计算机基本硬件配置应有4G内存以上,2G独立显卡以上,4.0Hz主频以上。安装Geomagic Design X、inventor、UG等软件

产品三维扫描数据采集与整理、产品逆向建模,产品质量分析、产品模型打样。

2.校外实训场地

根据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要求和专业顶岗实习岗位的安排,校外实习基地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以充分满足教学需要。

(三)教材选用

优先选用劳动版教材、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为了满足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需要,推进项目引导、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编写我省(我校)专业一体化课程系列教材,着力抓好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的特色教材及相应配套工作页的建设工作。对实习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注重实习教材的稳定性、通用性,既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又要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数字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指便于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能够从外界获取的各类软硬件资源。形成的教学资源库,包括网络资料、专业技术资料、作业指导书、设备说明书、设备维修手册、设备使用手册、传统教材以及引导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工作页等。同时,为了提高专业教学的开放性和充分利用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应将专业核心课程建成网络课程,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下载相关资料进行教学。网络课程包含电子教案、题库、在线测试、师生互动等内容。

八、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教学模式,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全班学生以5~6人为一学习小组。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学习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和独立学习为辅,根据需要三种方式交替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体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核心特征。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设计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九、教学评价

一体化课程考核与评价应突出能力考评原则,综合考虑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岗位胜任能力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等因素,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真实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职业效度。

1.评价内容

考核与评价应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

2.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方式,如现场操作、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综合作业等。

3.评价方法

根据一体化课程特点,可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由学生自评成绩、组内学生互评成绩和教师考评成绩三部分组成;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完成总结性考核,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考核的内容应采用学生未学过的、且与已学过的难度相近的任务作为考核评价的载体。

必修(考试课)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必修课程按教学计划学分标准计入毕业总学分。

选修(考查课)课程建议按学习任务评价,各学习任务评价标准可参照各课程标准,评定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并计入相应学分。

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加强平时考核的力度,注重过程考核;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结合真实产品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并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十、质量管理

(一)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的过程是由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评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学生学的过程是由课前预习、听课、复习巩固、考查、掌握和运用五个基本环节所构成。

(二)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监督管理

教学监控分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过程监控。所谓教学质量监控,就是根据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对教学的过程和情况进行了解和监测,找出反映教学质量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存在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监控是过程,评价是结果,目的是促进。

十一、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核,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二)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毕业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继续考取更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可在毕业后参加高职单招,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

十二、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

2.《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

3.《关于制定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试行)》

4.《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20)》

5.《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

开封技师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地址:中国·河南省·开封市·职教园区·职教路与第五大街交叉口